大前研一<低慾望社會> |
大約一個月前我看完了這本壓力滿大的書,作者大前研一是日本知名企業顧問,更被評選為「世界五大管理大師」,其著作相當多,各位應該略有所聞。
其實會買這本書是先被書名給吸引的,然後翻了一下定義後,我想我應該要看。
低慾望社會:市場不景氣、多數人的心態不只是不願背負房貸或結婚,所有責任和風險都不想承擔。工作上薪水停滯,無法隨心所欲,則不想擔任只有責任變重的職務。選擇不擁有更加促成低慾望社會。而在低慾望社會中,政府永遠在拚經濟、大學過度氾濫、就業市場不景氣,年輕人對前景抱持悲觀態度,貧富差距擴大。
一開始的我認為現今社會大家的慾望明明就很大,為何大前大師會下這個標題而感到興趣。但在看完定義後,我有種當頭棒喝之感,因為正當我覺得自己慢慢走向減法生活、快要無欲無求的現在,其實我只是在低慾望社會的環境下而造成的心理狀態。
內容雖然在描述的是日本目前低迷的社會環境,但是我覺得台灣也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。裡面提供了很多建議,主要著重點須從人口與教育開始,也必須加強吸引國外高階人才等等,一連串的建議也相當適用於台灣現況。但是,台灣各方面目前來說太過僵固,若是民族認同問題不解決,所有的政策都無法順利推動,如果真要達到,可能一場戰爭摧毀目前的一切後,才是真正徹底改變的時候;否則,就是需要出現一位力排眾議、唯我獨行,但是所作所為是為長遠而想的領導者出現吧。
不過其中也有幾個觀點我與大師的想法有所出入,但我什麼身分也不是,對經濟問題也沒有非常透徹,無法提出具體、有論點能夠反駁的話,只是覺得全部趨向於經濟,那環境呢?
「當社會呈現內向且同質性高的狀態,雖然躲在其中感覺很舒適,人卻會變得幼稚,而且愈來愈退化。假使每位國民都向下沉淪,社會及國家必然會面臨國力衰退的局面。有一天就會發現,原本舒適的搖籃突然變成墳墓,這就是所謂的溫水煮青蛙的現象。」 這段話我很有感觸,台灣不就是這樣嗎,小確幸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?
日本和台灣終究不同,但是在我看來大環境還是一樣的,這是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,而非只是不景氣或通貨緊縮、膨脹所造成。整個環境已呈現低迷,而現在的我就是低慾望社會的成員。
最後,再次強調,台灣若想要徹底改變,要先從民族認同開始,如果島內的大家不停地在這個議題上爭吵,那絕對不會有奮力往前的一天。因為只要輪替,台灣的定位就不同,定位不同任何好的政策也會因反對而反對。
如果想看內容簡介,請點以下連結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