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次講解了鈞窯的由來與概況,接著就要介紹鈞窯的文物了。 首先登場的就是盤器!
本來只想要單純配音就好,但是想想好像只有聲音沒有搭配圖片是否有些許單調與無意義,所以最後以影片的方式呈現。
想說只是個圖片與旁白的結合,用MOVIE MAKER就好,但是沒想到比我想像的難用很多啊!!!(抱頭) 以前學生時期是用威力導演,真的好用很多,只是現在威導不知道被我丟去哪裡了,所以最近還是只能先用MOVIE MAKER撐一下了。
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錯,我在預覽的時候時間點抓得滿準的,可是輸出後卻有時間的落差,最後一段還重疊發音,我改到抓狂還是有相同問題,所以這篇我就先將就了。
旁白其實有說到一些文物的專有術語,我將在下面列出解釋方便大家理解。
↓↓↓↓↓ 文物解說 ↓↓↓↓↓
唇口:陶瓷容器口部形式之一。器口邊沿凸起一道渾圓似嘴唇的厚邊,故稱唇口。
平底:陶瓷容器底部形式之一。指整個底面平坦,無明顯起伏變化。有輕微弧凹的底形也可入平底範疇。唐以前,平底為陶瓷器最基本、最常見的底形,唐以後的部分罐、壺、缸、盤等器仍作平底。
圈足:陶瓷器足部形式之一,造型為平置的圓圈狀。圈足有高低深淺之分;足壁亦有薄厚之別。成型方法有鑲接和旋削兩種。
盤:食具,有陶、瓷製品。器形一般為圓形,敞口,淺腹,平底。
侈口:陶瓷器口部形式之一,也稱敞口。形狀為近口沿處逐漸開敞寬闊。
折沿:陶瓷容器口沿形式之一,造型為直口,向外翻折出一周窄沿,一般都有一道較硬的轉折線。折沿多出現在盆、盤、瓶、罐等器上。
口沿:陶瓷口部邊沿的統稱。不同時期的不同器物口沿形狀各異。口沿的形狀是鑑定器物時代及燒造地點的依據之一。
蚯蚓走泥紋:鈞窯瓷器釉面特徵之一。因施釉後晾坯乾燥不當,釉層產生裂痕,燒製過程中釉汁流入裂痕,形成如蚯蚓走泥後遺留的痕跡,故名。
斂圓口:陶瓷容器口部形式之一。多見於、缽、碗、罐等器,形象為口沿處漸向內收斂,有的器壁先向外撇,近口再向內斂。
銅釦:瓷器裝飾和修復的方法之一。大都用在瓷器芒口上,以金、銀、銅、錫等金屬薄片鑲口邊以遮無釉的芒口,或用在瓷器被磕傷的口沿處,為遮掩傷痕而加鑲。宋代定窯瓷器為遮蓋覆燒的芒口,也因應社會普遍追求的金銀風尚鑲口較多。明、清以及民國時期,則多用於掩蓋傷痕之用。
天藍色釉:一種淺藍色高溫顏色釉。釉色淺藍,瑩潔緻雅,像蔚藍的天空,故名。)
縮釉點(瓷釉缺陷之一,又稱「滾釉」。指釉面向周邊滾縮,形成中間缺釉露出胎骨。形成原因很多;釉面受表面張力作用,施釉時坯胎過濕,釉的高溫粘度過大或坯面有油,窯工手上有汗,燒窯時窯中水氣過多,坯面潮濕,加熱後局部釉料捲起、脫落等。
天青色釉:天青釉主要特徵為釉層勻淨,釉面潤澤,汁水瑩厚,有如堆脂。內含瑪瑙及氧化鐵,對增加瓷器的特殊光澤有著一定的作用。經火燒成後,釉色清藍如澄澈的天空。
施釉:又稱上釉、罩釉。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體表面施以釉漿。
粉青色釉:青釉的品種之一。指釉中含較低量的鐵,經高溫還原焰燒成後釉層較厚,青綠之中顯粉白,色調淡雅。
支燒:燒瓷工藝之一。為避免入窯坯件在窯底溫度較低處,因溫度不足導致器物無法完全燒成,同時為防止窯底沙塵污染釉面,使燒成物位於最佳位置,需用窯具支托坯件,稱為支燒。
↑↑↑以上影片中的圖片、旁白內容,以及文物單詞解說 皆取自於國立故宮博物院 ↑↑↑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 點我(鈞窯之美) 進去看其他文物的介紹喔~~~~~~~